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新能源汽车文章_新能源汽车文章500字

ysl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文章_新能源汽车文章500字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文章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1.????Դ????

新能源汽车文章_新能源汽车文章500字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介绍一下新能源汽车文章的相关问题。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Դ????????

2.聚焦3.15,细数新能源汽车六大“罪状”

3.本田新能源汽车车型介绍

新能源汽车文章_新能源汽车文章500字

????Դ????????

       回顾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逐步复苏且稳中向好。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刷新了新能源汽车的当月产销记录。

       就在新能源市场稳步前进的节点,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引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15年的发展方向,而此份文件距离此前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仅不到1年的时间,侧面印证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

       不过为了避免各位吃瓜群众觉得文章太长不看的尴尬,此次只挑选规划文件中重要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明确未来新能源产业愿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愿景,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竞争力将得到明显增强。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将降至12?kWh,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将达到整体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相较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规划文件由原来新能源车型2025年25%的销售总量下降至20%,整体目标更加稳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描述,其预计我国纯电动和PHEV车型将在2025年占整体汽车市场销量的15%-25%,2030年将打造30%-40%。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他认为20%的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是有希望的。

       对于百公里电耗方面,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百公里电耗为11?kWh,正式文件将百公里电耗提升1?kWh。崔东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用简单的电耗约束处在初步发展的新能源总体产业,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化上做的不错,应该给更多的发展空间。

       根据规划文件阐述,预计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有较强的国际行业竞争力。届时,纯电动车型将成为销售市场上的主流,公共领域将采用全面电动化,同时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搭载高度自动驾驶的车型应该实现规模化覆盖,充换电网络相较于如今变得更加完善便捷。或许到那时,充电就不再是束缚新能源车远行的绊脚石,既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又不影响社会运行效率。

       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说新能源车型展望愿景是为我们规划了一副未来的美好蓝图,那么具体到落实层面还得看基础建设情况。规划文件指出,要加快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科学布局,同时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各方面统筹协调能力。

       居民区充电服务点方面,将积极推广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理念。而在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中,将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战略布局。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加强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新能源车型充电便利性。

       俗话说资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就在新能源规划公布第二天,充电桩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11月3日收盘,汉宇集团、英可瑞等多股涨停,易事特、天迈科技、南京聚隆等涨幅均超过5%。

       除了充电桩合理布局之外,规划文件中还指出将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推进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车联网无线通信(C—V2X)标准制定和技术升级。同时推进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车载终端之间的互联应用,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为将来实现自动驾驶提前布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我们的薄弱短板就是产业基础能力,虽然从数据上看起来很美,但实际基础并不扎实,很多自主品牌的可控能力不足,此次规划文件要求强化产业链,恰好给各方做好产业基础能力打开了时间窗口。

       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实力

       对于任何产业发展来说,只有打好了基础设施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根据新能源规划文件中显示,未来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即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研发,提升电池管理、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车型整体综合性能。

       除了车型布局之外,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探索并构建新一代电动车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开展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公关,提升关键技术、先进工艺、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

       同时未来将会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的联合研发机制,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关键技术供给能力。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车型、智慧能源、交通创新服务平台。

       在跨界方面,目前走的较远的就是华为,前不久华为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根据华为官方介绍,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全新的计算通信架构和五大智能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给各位主机厂车型未来跨领域合作打开了一扇大门。

       确立“新三化”路线

       此前对于不少车企而言,常常挂在嘴边都是“新四化”路线。所谓“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此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首次删除了共享化,文件中表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为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次删除共享化的意义很大,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

       现实情况也应证了这一点,从共享经济开始衰落之时,除了共享单车面临倒闭潮之外,多家共享汽车企业也不堪资金、运营等重负,陆续暂停了部分或整体的共享汽车业务,甚至部分资金不足的企业已经宣告破产。所以此次规划文件中删除共享化,对于现在的用车环境来说是较为合理的取舍。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一方面代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和力度不变,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于新能源车企及其产业链的长期利好。华西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且新能源汽车目前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未来整体增长趋势较为明确。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此次规划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不断完善,同时日常新能源使用便携程度以及车辆整体实力将得到大幅度增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聚焦3.15,细数新能源汽车六大“罪状”

       本文为臭皮匠试验室观点。转载请请注明出处。

       导语:我们已经讨论过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中的转矩控制,根据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分别对转矩控制精度和转矩响应时间进行分析,在GB/T18488中有一标准定义与之很像,就是转速控制。转速控制影响了电动车的驾驶性与舒适性,它与转矩控制是怎么联系的呢?究竟怎么评估转速控制?如何测试?为什么要用转速控制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会结合相关标准从以下进行解读:

       1.?转速控制相关指标

       2.?转速控制相关测试

       3.?转速控制方式与应用

       1.?转速控制相关指标

       在《GB/T?18488.1-2015-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3.10和3.12中分别给出了转速控制的相关指标:

       解读:以一个典型响应为例,看一下转速控制的响应历程,找到响应的标准定义:

       其中,Spd_Req为需求转速,Spd_Real为实际转速,T0时刻系统接收到请求转速的指令信息,经过一段延迟时间T_Delay,实际转速达到需求转速的10%,再经过一定的上升时间T_Rise,实际转速达到需求转速的90%,转速再上升到最大值随后减小(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是转速动态偏差Spd_Dynamic_Dev),就这样实际转速沿着需求转速上下波动,经过T_Dyn,到达T1时刻,实际转速的波动范围到达容差范围内,这个容差范围也就是转速静态误差Trq_Steady_Dev,根据静态误差,可以算出偏差的百分比,这个过程中转速响应时间为T_Delay+T_Rise+T_Dyn。

       通常,对具有转速控制功能的驱动电机系统,转速控制精度应按转速范围分段定义,如<±20rpm@<2000rpm,<±1%@≥2000rpm。但是,对于转速响应时间,按照测试标准,通常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定义(下一节会说明),驱动电机从静止上升至额定转速的响应时间不高于100ms,但应根据实际整车功能设计,提出更好的带负载测试的标准要求。

       2.?转速控制相关测试

       《GB/T?18488.2-2015-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实验方法》7.3.1和7.4.1?中分别具体地写明了转速控制精度与转速响应时间测试的方法:

       解读:重点已经标出,测试标准中设定的条件都是在空载的情况下,如果转速控制器只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参数校正,不考虑带负载的情况,显然是不充分的。转速控制是电机控制必有的功能,不过现阶段极少使用,还有待开发利用,整车应根据转速控制功能开启的不同场景,进行严格定义,考虑不同电压、电流、转速、温度下更完善的测试计划。

       3.?转速控制方式与应用

       在之前的"转矩控制"文章中,已经对基于矢量控制的转矩控制框图进行过介绍,在这个框图的基础上,我们再加上转速控制环:

       可以看出,转矩控制其实是转速控制的内环,需求转速与实际电机转速做比较,转速差给转速控制器,得到需求扭矩,进入扭矩控制环,对电机进行控制,实际转速通过旋变得到,形成转速控制闭环。显而易见,由于转速环相对于扭矩环更大一些,速度环同样是通过扭矩控制来实现,因此响应时间也会较长一些。

       通常转速控制器为PI控制器,控制器参数需要根据转速的控制精度与响应时间进行校正,不考虑内环的影响,这个转速控制器的设计决定了转速控制的性能。

       在纯电动车上,考虑到电机特性和单挡减速器的应用,较扭矩控制而言,转速控制应用较少;但对于多档位的混动车,控制目标不仅仅是要实现多大的扭矩,而且要实现某特定的同步转速,此时就要进入速度环,根据换挡策略实现换挡。

       同时,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这个功能的可玩性还是有的,如定速巡航,在高速运行区间计算整车所需的扭矩范围,针对这个负扭矩,对转速控制器进行调教;如打滑控制,在冰面或者雨后路面,MCU结合ESP相关信号,做出最优的转速控制策略,防止失速;如上下坡,通过转速控制限速等,可以集成很多整车控制器的功能。

       4.?结束语

       转矩控制是转速控制的一环,影响转矩控制的因素同样也影响着转速控制。目前大部分纯电动车对转速控制功能很少使用,也没有严格要求,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功能需求在电动车不断发展的时代会不断强化,在扭矩控制参数设定好的基础上,针对不用的应用场景对转速控制器进行参数调校,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操控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田新能源汽车车型介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维权又成关注焦点,而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维权事件自然也是热搜常客。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提到,2022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

       话说回来,新能源带来了不仅是新的动力形式,新的出行体验,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用户运营模式。但是随着新能源车销量不断飙涨,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虽然常常有用户控诉,但在新能源品牌野蛮生长的背景之下,却从来没有被主机厂正面对待过。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这些年新能源车的六大罪状。

夸大宣传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最能体现新能源车科技感的功能,也是新能源车曾经一直着力宣传的卖点。

       然而大家应该还会对两年前蔚来ES8在沈海高速上的车祸有印象,当时车主因为开启了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导致车辆在高速上发生交通事故,最终车毁人亡。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舆论风波,让当时蔚小理这批造车新势力们匆忙将“自动驾驶”改成“辅助驾驶”。一场因为轻信厂家对自动驾驶的宣传而引发的事故,最终以所有厂家更改宣传话术草草收场。

       此后的这两年里,主机厂虽然一方面在宣传话术上规避“自动驾驶”,同时加入各种免责条款和注意事项,但是另一方面还是在通过智能辅助、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这类体现着尖端科技,充满诱惑力的词汇,和官方的各种无人驾驶视频在占领用户的心智,让用户对这类辅助驾驶系统充满信任感。

       事实上,无论是顶流的特斯拉,还是装配越来越多激光雷达的国产新能源车,在国内现阶段的自动驾驶能力仍然是停留在L2级别辅助驾驶上,哪怕是这些车型在软硬件层面上已经具备了L3级别甚至更高的能力。

       但正是由于这种对硬件过度宣传给用户的暗示,让很多人还是会相信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即使车企不提“自动驾驶”,但因为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有增无减。

续航里程严重缩水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缩水和虚标,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洞察报告》中就有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使用不满意因素排行中,续航不足占比达30.3%,位列第一。

       最近几年,威马、埃安、小鹏、飞凡等新能源车企都曾经因为续航里程虚标和严重缩水的问题,被车主集体投诉维权。但车企面对续航里程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理由很简单,因为“裁判”和“球员”都是厂家。只要车企测试认为电池没问题,电控系统没问题,那么就必定是车主自己的问题。更何况,续航里程也的确会受到季节、环境、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哪怕是国标从当初的NEDC变成了如今的CLTC,依然没能真正客观的反映出一辆新能源车的真实续航能力。

       于是,新能源车市场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默契的规则:车企卖力宣传标称续航,消费者买车从不相信标称续航,最终默默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其实,给一组客观的可供参考的续航数据很难吗?并不难,只是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车企不愿而已。

电池自燃事故频发

       先看几组数据:

       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共发生0起火灾,相比2021年上升了32%,90天自燃0辆汽车,平均每天有7台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请注意这还只是2022年的一季度,要知道整个2022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仍在飙涨。

       有媒体统计过,2022年1-11月,仅仅是在各媒体网站上有过明确报道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就有74起,理想、小鹏、宝马、埃安、保时捷、北汽等等,几乎你数的出来的新能源车都曾“榜上有名”。

       无论是三元锂电还是磷酸铁锂,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弹匣电池,不管厂家事前宣传通过什么针刺火烧试验,多么多么安全,在市场上仍然难逃自燃和爆炸的现象。即使“新能源汽车自燃概率更低”常常被马斯克、李斌这些新能源车企大佬们拿来作为宣称电动车更安全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燃油车起火,新能源汽车起火往往更难以控制和预防的,且常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的火情。

以次充好,货不对板

       2022年,售价直追保时捷的高合汽车又闹出了“音响门”事件,导致大量车主集体投诉,由此揭开了又一行业内幕:所谓的各种高端车型上配备的国际名牌音响,大多都是授权贴牌的国产产品而已,不仅音响效果存在差异,而且价格相差悬殊。

       这类事件在燃油车时代并不多见,但在新能源时代,随着造车方式发生了改变,厂家的宣传一味强调高端,实际上在一辆新能源车上,那些厂家宣称的硬件配置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或许我们都要打个问号。

用户数据隐私无保障

       还记得在2021年底,先是有小鹏因为6个月违规采集43万张客户人脸数据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之后又有蔚来的用户数据遭窃,被黑客勒索1500万元。

       用户隐私数据是否被违规采集,以及如何确保安全,本来就是相关部门高速重视的一个问题。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汽车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数据采用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数据要进行脱敏处理,尽可能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等。

       但事实上,无论是出于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是对驾驶行为安全的研究,车企必然会对车辆和用户数据进行采集。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至少收集10TB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哪些属于合规采集,哪些属于违规采集,又该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用户不关心,车企也不会主动透露。

       某位互联网大佬曾表示中国用户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这也导致了车企在隐私数据这块有太多不透明的操作。随着新能源车用户基数越来越大,这个问题迟早要爆雷。

厂家漠视合同权益纠纷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采用了直营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厂家更好管控价格,以销定产,消费者购车也能够享受全国统一的价格和权益。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合同出现纠纷,消费者将要直面比经销商更加强势的厂家。

       在新能源车领域,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排产期限达不到预期时间,承诺提车期限一再延迟、下订后对应车型的价格、配置或权益发生变化等引起的纠纷依旧可以说是相当常见。强势的厂家基本上都是“我说了算”的态度,稍许友好一点的厂家或许会做出一些补偿方案,但说到底,吃亏的还是用户。

       像此前特斯拉、小鹏、理想都曾经遭遇过类似的维权问题。比如小鹏和理想的新车定价罔顾老车主的权益遭到老车主集体投诉;特斯拉因为全系车型频繁降价也被车主集体维权。还有极氪、阿维塔、smart都因为订车之后出现权益纠纷,或是排产不断延期而遭致车主的投诉。

       如果投诉群体规模大,厂家或许迫于舆论压力会给出解决方案。但那些散户型的用户,往往只会成为维权浪潮下沉默的大多数。

写在最后:

       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投诉率为20%,在全球排名第一。这个数字在高达688.7万辆的销量数据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而前面说到的新能源车六大“罪状”,在举国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大背景下,却从未在315期间被真正引起重视过。或许,这也是新能源车企多年来一直有恃无恐的原因吧。(文/优视汽车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尊贵的椰子0066,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天,需要向我们边肖汽车的朋友简单介绍的车型是我们的本田新能源汽车。边肖汽车的许多朋友认为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载动力单元),融合了汽车动力调节和驱动的先进技术,通过发展变化,拥有先进的技术原理、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所以我们就来和边肖汽车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田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Clarit

       Clarity采用了与思域非常相似的家族式设计语言,但4915/1875/1480mm的长宽高尺寸和2750mm的轴距让Clarity拥有了中型轿车的尺寸,搭配一个大储氢罐,可以为5名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空空间。

       动力方面,CLARITY搭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机可输出最大功率176HP(130kW)和300N&middot;米的最大扭矩。此外,它的离子电池组放置在车厢地板下方,两个储氢罐位于后排座椅下方。汽车再充一次氢燃料后,最长续航里程可达589公里。

       本田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本田白金芮芮

       外观,铂金芮芮&middot混动车型除了几个细节外,基本与白金芯汽油版相同。例如,白金芮芮&middot与普通版相比,混动版车型在前格栅上涂有蓝色条纹,同时在前翼子板和尾部增加了混动版标识。

       内饰,铂金芮芮&middot混合动力车型采用了与汽油版相似的内饰设计。配置方面,网到车版比网到车版配置更多,比如自动大灯、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车内蓝色环境灯、隐私玻璃、前驻车雷达等等。动力方面,白金芮芮&middot混动车型配备由阿特金森2.0L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的i-MMD混动系统,可在纯电模式、混动模式和发动机直驱模式之间切换。在这套混合动力系统中,2.0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7kW(146Ps),最大扭矩为175Nm。电机最大功率为135千瓦(184匹),最大扭矩为315牛米。MIIT综合油耗4.2L/100km。

       好了,今天对边肖汽车的简单介绍到此为止。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边肖汽车简要介绍的本田新能源汽车是我们的。它们的性能和性价比基本上都比较高,在我国的口碑也很高。更何况他还挺适合我们这个家庭群体的。希望今天对边肖汽车的简单介绍能对我们的朋友有所帮助。

       百万购车补贴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新能源汽车文章”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