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评测 车型评测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_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ysl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_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_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2022年中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体育考试呢?

2.中考落榜想上高中怎么办?

3.高一人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复习提纲

4.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有哪些?求2013中考化学压轴 题!

5.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提前招生简章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_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2022年中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体育考试呢?

       2022年中考体育项目男子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篮球运球,足球运球。

       其中,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为必选项目,一千米得100分的成绩是3分40秒,女子800米100分的成绩是3分25秒。

       立定跳远男子100分是250厘米,女子是202厘米得100分。

       坐位体前屈男子100分的成绩是21.6厘米,女子100分的成绩是23.5厘米。

       引体向上男子100分的成绩是15次。仰卧起坐女子100分的成绩是52次。

       两公斤实心球男子是12.4米是100分,女子7.8米得100分。

       一分钟跳绳男子180次得100分,女子172次得100分。

       安徽省2022年“中考方案”发布

       3月8日下午,《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

       《通知》明确,考试命题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体现课程标准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

       考试科目和分值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执行,其中英语考试科目总分值中包含听力20分。

中考落榜想上高中怎么办?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化学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教案,欢迎大家查阅。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为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打好了基础。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元素周期律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

        四、说学法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

        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阴离子、阳离子、原子、分子)的关系,并重点强调数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是本节知识学习的基础,在开始新课前复习有关原子的内容,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为知识的迁移打好基础。

        (二)新授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的事物、照片或是,包括药品(含氟牙膏、加碘盐、葡萄糖酸钙、各种维生素复合剂等)、各种矿泉水和音量、各种食品包装等,通过阅读、比较这些物品给出的信息,让学生体会标识中的元素种类、元素含量以及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等。

        比较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O?、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符号O这种成分,引导学生认识它们都含有氧原子,但是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我进行讲解阐释。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具有类似原子和元素的例子,帮组理解元素的概念。如可以组合无数英文单词的26个英文字母、由有限的几个积件可以搭建很多不同形式建筑的儿童玩具积木,等等,由此说明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由此引出目前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丰富多彩、形态万千的物质世界。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图4-4“地壳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得出结论: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多或少,差异很大,氧、硅、铝、铁含量相对较多,而与生物关系密切的氢、氮、钾等相对较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记忆位于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并指出跟生物关系密切的元素不足,有必要适当施加化学肥料,以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

        将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P71讨论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元素概念的了解。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课本75页、76页资料,引入元素符号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议一议:为什么要用元素符号?它的书写规则是什么?由此让学生体会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练习、记忆元素符号的书写,并强调元素符号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做准备。

        由超市中物品的分类引出元素周期表,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表中各个数字的意义、了解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贡献,了解化学周期表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成课本76页的活动1来练习使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科学探究史,通过呈现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还要应讲究科学诚信。

        材料如下:新华社20__年7月15日电,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开承认,该实验室1999年发现的两种超重元素(即118号元素和116号元素)的实验数据是“捏造”的,有关研究人员从事了“不正当科学行为”,者已被开除。这项被列为“199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的成果,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研究小组却无法重复其实验,而当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他们自己重复做该实验时,也制造不出这种元素。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因此他们撤回了3年前的研究结论。

        本题可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多方面地了解科学。具体来讲,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本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科学家也是人。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看待科学研究的过程、局限性以及所涉及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脱离那种对科学的简单化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虽然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科学家们在从事科学工作时,仍然具有人的本性,不完全是客观的、理性的,科学家也会犯错。

        (2)科学是动态的“求真”的过程。“不正当科学行为”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成果一直不断地接受检验。科学不是永远不犯错误,但正是因为科学最终必须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有自我纠错机制,所有欺诈行为终将会被科学界内的同行揭穿而身败名裂,科学的不正当行为还会误导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危害科学的发展,有的甚至可能伤害人类生命,

        (3)得出事实的科学实验应该是可重复的。如果不可重复,科学就不能接受它,可重复性是科学最根本的一条准则。通过这种教育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科学学习,特别是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收集证据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科学研究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我给予指导。让学生观察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额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的联系?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是否有关系?之后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其中的规律。通过此种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及规律的把握。

        (三)拓展应用

        有条件的学校,可带领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岩石的标本和各种矿物标本,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另外,可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常用药品、食物或生活用品的商标,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比较它们在使用后对人体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体会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说说实际生活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存在怎样的联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77页练习题

        2、巩固复习本节课所学: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一)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元素符号:书写规则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设问:

        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气

        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

        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海上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篇4

        氧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化学性质的特点,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操作技能,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学生虽然耳熟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多。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 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相关的知识,我首先用设问造成悬念引入课题。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氧气的有些物理性质比较抽象,如氧气的溶解性,氧气的三态等,我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观看资料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氧气相关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指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一方面介绍实验操作的方法并指出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让学生由氧气的性质猜想氧气的用途,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同时让学生感悟氧气对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整节课用一些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衔接起来,让学生的好奇心在萌发和解决的推演中得到满足和愉快。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实验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创设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气氛活跃。课堂中我还运用把氧气的三态的实物和氧气的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用途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丰富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化学课程标准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对课程标准强调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等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而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习的效率。

初三上册化学教案篇5

        上周我进行了第三节制取氧气教学活动。我主要和学生探讨学习氧气的制法。首先让学生了解氧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回忆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起光合作用,极少数同学能想到分离空气。此时再提出问题: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给学生提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要求。从而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实验室不能用这些方法制取氧气的原因。

        对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书上的实验探究,由对比实验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得氧气,也通过这个实验探究,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强化催化剂的概念,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

        实验药品确定以后再对实验原理进行强化讲述,同时让学生根据实验药品和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这里是学生首次系统的认识气体的制取,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分为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具体而言,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固液常温型和固固加热型用挂图展出),分析完了以后再进行实验,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学生一起探讨得出,然后共同进行实验制取,学生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印象深刻。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气体的制取时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课后练习的结果表明这节课课堂效益较高,知识的夯实到位,为后面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学习打下伏笔,课堂教学出现可持续性。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教学目标和重点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节的重点氧气的制法,也就是物质获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催化剂”是一个基本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但教学中未能很好的突破难点。并且时间安排上欠佳,学生制取氧气耗时过多,导致没时间学习他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不足。

高一人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复习提纲

       一、复读,可以到民办中学或者一些其他的公办院校进行仔细的询问,一定要及时的联系各个中学,准备复读。

       二、职业技校,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十分紧缺。

       三、自主创业,选择自主创业,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做电商,或者直播之类的。

       初中毕业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

       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37]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的考试

       中考 一般指本词条

       初中毕业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

       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37]

       中文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外文名

       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别名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考

       文化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学

       素质考试科目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英语口语、理科实验操作、综合素质评价

       相关

       1.3万播放|00:32

       中考语文结束,双胞胎姐妹信心满满

       9885播放|00:45

       孩子中考家长有期吗

       5950播放|00:19

       2022 广州中考分数线出炉啦!快看看你上线没?

       6341播放|00:06

       合肥市区中考成绩7月4日上午公布

       6943播放|00:07

       杭州 中考 作文题出炉,有考生“访”了20年后的自己!你还记得自己20年前的梦想 吗?

       5936播放|00:16

       上海中考数学某试题泄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6518播放|00:21

       北京中考成绩公布,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出炉,海淀区高分最多

       2.1万播放|12:13

       别逗了!中考才是“一考定终身”

       7925播放|00:07

       河南洛阳,偃师区无访社区中考降3分录取?官方回应:已停止执行政策

       6362播放|00:29

       乘风破浪吧少年! 93名初中生坐画舫参加中考

       查看更多

       历史沿革考试介绍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取消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征集志愿最新消息TA说

       历史沿革

       2022年4月6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21]

       考试介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也就是说,以往的“中考”是一考定输赢,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全科开考、学完即考,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建立有利于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试评价、多元录取机制。[9]

中考化学复习方法有哪些?求2013中考化学压轴 题!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空间及特点、太阳能、矿产)

       二、考题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

       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

       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

       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

       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自转和公转方向

       日期及节气

       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

       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公转速度的变化

       能联系的知识点:

       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

       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流状况 其它特征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越高越低 对流 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 天气现象

       平流层 越高越高 平流 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 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

       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

       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 图示 符号表示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锋后 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 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锋前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

       中心气压 水平气流方向 垂直气流方向 中心天气状况 举例 其它影响

       气旋 低 北逆南顺 向上 阴雨 亚洲低压 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 高 南顺北逆 向下 晴 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1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8-2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 产生原因 污染物 危害 对策

       温室效应 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 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 氟氯烃等 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 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第三单元 陆地与海洋环境

       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造岩矿物——岩石

       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花岗岩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如石灰岩;形成岩层(其中往往有化石)

       石灰岩是烧石灰和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变质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是优良的建材和装饰材料)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成6大板块P图4-11

       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海陆分布、陆地地貌格局

       板块张裂边界(生长界):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板块挤压边界(消亡界):常形成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板块挤压——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挤压形成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1)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

       熔化

       (2)地壳物质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概括: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 主要来源 作用结果 主要表现形式 其它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其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 地貌表现 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 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

       分类 备注

       空间分布 地表水:河水、湖沼水、冰川水等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图4.21要会判断)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水循环周期 静态水:冰川水、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 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利用程度 易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其它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河流为例)

       其中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注:课本P103的两幅图要会判别各是哪种补给。

       补给类型 汛期时间 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 雨季(我国为夏秋) 雨量 东部季风区

       冰川融水 夏季 气温(冬季断流) 西北地区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A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P70图3-3

       (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B表层海温的纬度分布——P71图3-5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在于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结果)

       C垂直海温的变化——P70图3-4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注意图中曲线变化趋势);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保持低温状态

       海水盐度

       A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B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P71图3-5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高低纬度减少

       原因: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C影响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外海与大洋;从低纬向高纬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淡水注入:近岸(河口)

       D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波浪:风浪、海啸等

       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流向常年较稳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

       洋流成因

       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

       如风海流:

       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

       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

       C补偿作用

       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

       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纵向的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例P90图3-33)

       (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

       C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上升流:秘鲁渔场

       D航海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表现 来源 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海洋污染 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石油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为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船;目前治污重点在于石油泄漏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2、防治污染3、可持续的渔业生产;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环境4、沿海工程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实施

       海洋生态破坏 1、海洋污染2、人类的生产活动:围海造田、滥捕等3、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 有机物;太阳能 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 动物

       环境 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 低等生物着生 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 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 植物 有机质

       土壤肥力 腐殖质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气候、海洋、水、生物、矿物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

       自然 属性 组成 共性特征

       土地 可再生 陆地自然是有限的陆地自然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 可再生 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 可再生

       生物 可再生

       矿物 非可再生

       (2)海洋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 鱼、虾、贝、藻等 海洋?

        35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提前招生简章

       你好,成都学大教育专职的化学老师及教育专家编订了2013年成都中考化学资料,你可以拨打:400-012-4008或者登陆成都学大教育:://chengdu.xueda/ ;索取,或直接到成都学大教育学习中心领取。

       成都学大教育凭借着一流的师资队伍、专业的服务团队、先进的教学辅导系统以及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已先后帮助数万名学生实现了成绩的突破,成功考上理想的初高中和大学,得到众多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提分热线:400-012-4008。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学名?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C

       酒精?乙醇?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生石灰?氧化钙?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乙酸?CH3COOH

       木酒精、木醇?甲醇?CH3OH

       干冰?固态CO2?CO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氢硫酸?H2S

       亚硫酸?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氢氯酸、盐酸?HCl

       水银?汞?Hg

       纯碱、苏打、面碱?碳酸钠?Na2CO3

       纯碱晶体?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钠?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亚硝酸钠?NaNO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4、淡**: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9、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和H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PbSO4不溶于水,AgSO4微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6、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

       20、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0、?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等。

       ◆相同条件下,?CaO或Ca(OH)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成都各个校区地址:

       跳伞塔:成都市紫竹北街85号大世界商业广场1F

       八宝街:东城根下街28号国信广场8、10楼(家乐福对面)

       双楠: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西一段5号附5号、6号(新希望红南港)

       :青羊区金凤路13号附9号5栋3楼(消防队对面)

       科大:二环路东二段龙湖三千里二期6号2楼1号铺

       双流:成都市双流县南昌路通缆大厦3楼

       大慈寺: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7号1栋2层2号

       浆洗街: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东路10号(上池北街2号)农资大厦地上2层

       学大教育(成都浆洗街校区)

       地址:锦里东路10号(上池北街2号)农资大厦地上2层

       为贯彻落实《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促进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根据教育部及我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2020年我校继续开展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现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一、招生范围及对象1.已参加2020年普通高考报名,且符合我校报名条件的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生均可报考。其中,报考文科类和理科类专业的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科目不超过三门。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可于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报名开始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办办理相关必测科目考试补报名手续,并按要求参加考试,考试后符合报名条件即可,否则不予录取。二、招生专业及(合计2235)专业序号专业名称二级学院数学制(年)学费 (元/年·生)备注01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0三5300文理兼招类02集成电路技术应用50三5300文理兼招类03移动通信技术150三5300文理兼招类0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工程学院50三5300文理兼招类05数控技术50三5300文理兼招类06模具设计与制造80三5300文理兼招类07智能控制技术55三5300文理兼招类08机电一体化技术160三5300文理兼招类09电气自动化技术160三5300文理兼招类10工业机器人技术55三5300文理兼招类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工程学院40三5300文理兼招类12汽车营销与服务40三4700文理兼招类13新能源汽车技术80三5300文理兼招类14汽车车身维修技术80三5300文理兼招类15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学院100三5300文理兼招类16计算机应用技术50三5300文理兼招类17计算机网络技术45三5300文理兼招类18软件技术100三5300文理兼招类19信息安全与管理30三5300文理兼招类20人工智能技术服务30三5300文理兼招类21金融管理商学院50三4700文理兼招类22会计90三4700文理兼招类23国际贸易实务30三4700文理兼招类24市场营销50三4700文理兼招类25电子商务90三4700文理兼招类26物流管理90三4700文理兼招类27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院60三6800艺术类28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30三6800艺术类29产品艺术设计20三6800艺术类30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学院120三4700文理兼招类31建筑工程技术50三5300文理兼招类3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50三5300文理兼招类33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50三5300文理兼招类合计2235备注:最终招生专业及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三、报名与志愿填报(一)报名1.报名时间:2020年2月20-22日。2.报名方式: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进行网上报名。3.交费方式:报名时网上支付考试费用。(二)志愿填报1.每位考生只可报考1所院校志愿和6个专业志愿。2.填报专业志愿的类别要一致,普通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不可兼报。(三)资格审查流程1.我校依据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考生信息和本章程的相关规定对考生所填报名信息进行资格审核。2.我校向省教育考试院上报报名合格考生数据。四、体检要求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五、考试办法考生均须参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文化测试,按照三门文化测试成绩之和作为录取依据。(一)考试形式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测试的命题、考试和评卷等组织工作。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各科成绩以原始分呈现。考生根据其高考报名时的外语科目语种参加相应外语科目测试。(二)考试时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时间:2020年3月14-15日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文化测试时间:2020年3月16日(三)考试地点:各市招办指定的考点六、收费标准文化测试考试费:按照苏价费函〔2010〕56号文件有关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规定收取(报名时网上支付)。七、加分政策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可申请加分录取:1.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加5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加10分。2.烈士子女可加10分。3.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普通高校时可加3分。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可加10分。加分申请等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审核,并公示名单,考试院会统一将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信息及加分分值提供给我校。八、录取规则录取工作在省教育考试院领导下,由我校统一组织录取,录取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美全面衡量。(一)录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测试成绩之和+加分(加分值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提供)。(二)录取原则: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测试成绩之和+加分作为录取依据,并按“分数清”的录取原则,结合“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办法,安排考生的录取专业,学校可根据录取情况适当调剂。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将根据数学成绩择优录取;如数学成绩仍相同,则根据语文成绩择优录取。(三)拟录取名单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批核准后,我校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果在我校招生信息网上公布。九、日程安排时 间内 容1月中旬公布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提前招生章程2月20-22日考生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支付考试费用3月10日前我校完成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工作3月14-15日考生参加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考试3月16日考生参加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语文、数学、外语文化测试4月10日前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语文、数学、外语文化测试成绩4月25日前我校根据文化测试成绩,按照本章程中规定的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通过录取系统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4月26日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未完成招生的院校和专业4月27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的院校和专业4月28日9:00至12:00未被录取且达到规定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志愿填报系统中填报调剂志愿,可填报1所院校志愿和6个专业志愿。4月29日17:00前院校依据填报调剂志愿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化测试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规则择优录取,并将拟调剂录取考生名单上传录取系统5月待省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后,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十、监督机制1.学校提前招生工作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指导、学校党政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成立由学校纪委办、执纪审查处的相关同志组成的提前招生监察组,对我校2020年的提前招生工作全程监督。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提前招生的每一个环节。3.考生本人应本着“诚信”的原则,参加提前招生考试,提供材料必须真实。如有弄虚作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提前招生录取资格。十一、违规处理凡在提前招生中违规的考生及工作人员,按教育部令第33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考生的违规情况将报省教育考试院,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十二、相关事宜1.已被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6月份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和任何其他形式的录取。如确需参加高考,须向高考报名地县(市、区)招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参加,但不得再参加任何形式的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对提前招生的考生体检要求,按国家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新生入校后将参加我校组织的新生体检和资格复查,体检不合格或资格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十三、****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钱藕路1号(214153)咨询电话:招 生 就 业 处:0510-85811518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8706180610 智 能 工程学院:18762621231汽 车 工 程 学院:15061898509 物联网工程学院:13771567157艺 术 设 计 学院:18706180615 商 学 院:18762621233建 筑 工 程 学院:15061898510传 真:0510-85812303投诉电话:0510-83298150、83296575学校网址:://.jsit.edu.cn(学校主页) ://zsxx.jsit.edu.cn/(招生信息网)电子邮件:zjb@jsit.edu.cn 十四、本章程由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